|  信息无障碍

【拍蝇记】"借"钱补洞?自首为岸

来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12-28 09:27

       “我这些年来亏空很大,还欠了很多钱,现在我想通了,主动来把问题说说清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在自首谈话中,原海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程建设和城市管理局局长朱建国沉痛地向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们坦白。

  朱建国18岁入伍,退役后进入海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工作,历任拆迁办主任、工程建设和城市管理局局长等与工程方打交道的关键职务。在同事和一些建筑公司老板的眼中,他业务熟练,为人正气,做事情有军人的那股韧劲。但这一切,都在他四处“借”款后荡然无存。

  膨胀的欲望下有了金钱的渴望

  2011年,朱建国在一个小餐馆吃饭的时候,偶然认识了一位姓唐的湖南女子,便互相留了电话号码。相识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逐渐产生感情,并将这段婚外情一直维持到了他自首之前。

  “情人之所以跟我,就是在我身上弄点好处,我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我从物质上去满足她,这就导致了我的收入不够用,只能从其他途径来解决。”在忏悔录中,朱建国对于这段关系有了清晰的认知。

  然而,当时的朱建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朱建国俨然和唐某过起了“夫妻”生活,下班后一起做饭,帮唐某照顾孩子,帮唐某操持店铺开张……朱建国对于这种家外有“家”的感觉十分享受。

  额外的“家庭”重负,将朱建国多年积攒的私房钱一扫而空,但朱建国依旧不舍放弃情人,于是迈开了伸手要钱的第一步。唐某儿子上学需要交纳赞助费,管理服务对象送上现金3万元;唐某购车首付款不够,管理服务对象转账8万元……

  就这样,朱建国一步步沦为了金钱的奴隶。这些工程公司老板们谋求他在工作上照顾,提出一项项要求,朱建国也都只得一一应允。

  收受的金钱不够只能“借”钱来补

  欲望的闸口一旦打开,就没有收住的可能。

  随着唐某先后开设的生活用品店、茶叶店和棋牌室不断亏损,朱建国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入不敷出的朱建国,一度都还不上微信平台上透支的钱款。迫不得已之下,他选择将手直接伸进了管理服务对象的口袋里,开始以“借”为名四处索贿。

  “这些钱拿去用用,别搞成失信黑名单了”某工程负责人为了朱建国能够在相关业务上给予帮助和关照,慷慨应允其“借”钱的请求。而他和朱建国也都心知肚明,这笔钱说是“借款”,其实朱建国根本没想过偿还。

  看到自己利用职务之便能够这么方便“借”钱,朱建国的贪欲也随之增加。从“要成为黑名单了”,到“再没钱就只能去死了”,他向管理服务对象借款的理由五花八门,但唯一目的就是:要到钱。

  “借款”屡试不爽,也让朱建国想到了让有业务往来的老板们直接替他付钱。2014年,朱建国在某位老板的陪同下前往湖州南浔为唐某的茶叶店购买灯具,而后便让同行的老板代为支付相关费用1万元;2015年,朱建国在某桩基工程负责人王某的陪同下到武警海警总队医院接受种牙治疗,之后的治疗费用5万元也自然由王某承担。

  作为回报,朱建国利用职务之便,给予他们拆迁评估、工程引入、项目款结算等方面的便利。“跟朱建国搞好关系,可以在拆迁评估、评估项目款结算方面顺利一点。”某房地产估价公司经理老板在谈话中表示,正因如此,面对朱建国以旅游需要“借”钱的请求,他当场就应允了。有去无回的“借款”和大开的“方便之门,成了朱建国与他的管理服务对象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少到几千元,大至几万元,朱建国前后收受、索取钱款达三十余万元。左支右绌、狼狈而贪婪,可以说是朱建国那几年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不堪重负之下的“回头是岸”

  朱建国一方面需要通过“借款”索贿来维持岌岌可危的生活状态,而另一方面,2017年他的同事——在海宁经济开发区招商局任职的徐某某的落马,则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对徐某某的审查调查过程中,很多作为证人的老板、项目负责人都对朱建国的违纪违法行为有所了解,朱建国担心这些人在回答办案人员的问题时“多话”。

  “我是经不起查的,当时就有触动,各方面的压力真的很大。”尽管如此,朱建国依旧存在侥幸心理,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向组织坦白,而是选择提前退休,希望自己退休后事情能“一了百了”。

  然而,天网恢恢岂可逃?组织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朱建国的追责,朱建国也经常陷入风声鹤唳之中。在内心的极度煎熬之下,2020年12月,朱建国在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上门以后,选择主动交代,卸下重负。

  “我知错、知罪,没有脸跟组织提任何要求,恳请组织能给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在交代了自己的错误之后,朱建国不禁痛哭流涕,但为时已晚。

  2021年2月,海宁市纪委市监委决定给予朱建国开除党籍处分,并按照开除处分调整其享受的待遇,追缴其违纪违法所得。2021年8月,海宁市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朱建国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案发后,海宁市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进一步加强落实各条线风险防控工作和监督检查工作。对区域内55名重点岗位人员开展排查风险,发现岗位风险120条,落实防控措施176条;对各部门、村(社区)排查廉政风险点121条,落实防控措施290条。同时,开展各类提醒谈话112人次、警示谈话45人次、批评教育2人次、诫勉(诫勉谈话)3人次,时刻敲响廉政警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