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无障碍

一座“留衣亭”,留下一段清廉佳话

来源:南湖清风  发布时间:2021-08-21 17:00

  明宣德五年(1430),嘉兴府东北境增设嘉善县,县治定在魏塘。县城城西的太平门外、市河华亭塘南岸,建有一处接官亭,顾名思义,此亭是专门用来接待来嘉善的大小官吏。

  明成化十九年(1483),嘉善来了位新知县,姓汪名贵,安徽歙县人,进士出身。汪贵到任后,发现嘉善境内人口凋敝,很多农田荒芜,县府库银匮乏。

  经过走访,汪贵发现,嘉善县河浜纵横交织,地形南高北低,当地的灌溉及排涝工程欠发达,经常受旱受涝,百姓虽辛辛苦苦劳作,到头来被干旱或洪涝弄得所获无几,不得不外出逃荒。此时地主豪绅则乘机以低贱的价格兼并土地,而富民买田可以不用缴纳赋税,把赋税都转嫁给了种田的农民,农民们的日子苦不堪言。

  汪贵果断地革除了当地“富民买田不割税,而令小民赔纳”的宿弊,规定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豪门大户,一律按国法缴纳皇粮国税,对于各种名目繁多败坏官风的上下馈送之费,也一概免除。他紧缩和废除各种不必要的开支,风清俗正,每年增收节支约达数千万钱。积余之钱,用来改造当地的水利灌溉排涝工程,让农民少受旱涝之灾。

  与此同时,汪贵还下令在乡下办起了社仓,旱涝之年用于赈济灾民,他还到处游说百姓不要逃荒,安心种田育桑。那些逃荒在外的灾民,又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开始专心从事农桑。经过几年的治理,使嘉善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


  另外,汪贵十分重教兴学,建修书院、邮亭、官署、坛庙等多处;对学生教诲,对人民劝耕,均不遗余力;就是对老百姓们的诉讼、审判、定案也比较厚道;尤其在经济上每年要免去各类不必要的费用,钱数达十万。

  廉政爱民且性格耿直的汪贵,深受嘉善百姓的拥戴,却触犯了地方的权贵奸猾之徒,豪绅们和县府小官吏串通一气,诬陷汪贵贪赃枉法。刑部听了一面之词,下令将汪贵调部候处。此时,半钱不沾,两袖清风的汪贵,“行囊萧然”连上路的钱也没有,无奈向做生意的同乡人借了三十两银子上路。

  出发那天,汪贵身穿绿袍,手提小竹箱,步行走出西门,来到上官塘的接官亭,嘉善数千百姓,扶老携幼前来送行。汪贵站在接官亭的石级台阶上,抱拳恭手向为他送行的百姓致礼说:“谢谢父老乡亲们,请回吧!”

  接官亭的四周和市河的两岸跪满了人,甚至围住船只使它不能起航。有人跪拜在地高呼:“恳求汪大人,不能留人,请留一物,使嘉善小民永记父母官的恩德。”汪贵感动得落泪。当时汪贵一身之外,其他全无,他只好解下身上的旧袍相赠,放在接官亭内洒泪离去。

  黎民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谁优谁劣,其实是很清楚的。此后,嘉善名士周寅诸人联名上书,为汪贵申冤辩白。当时的浙江巡抚王恕,查知汪贵为官清正,奏请朝廷恢复汪贵原职,最后被调任河南固始任知县。


  汪贵在嘉善当了九年知县,到明弘治四年(1491)离任。因劳疾交加,汪贵五十五岁逝于任所,身后所有遗物,仅衣被而已。嘉善县的百姓和后任官吏为了纪念这位清廉的汪知县,并将绿袍供于亭内,并将“接官亭”改名为“留衣亭”。

  留衣亭经过几度重修,到清咸丰年间因兵乱被毁,但留衣亭留下了汪贵勤廉爱民之德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