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无障碍

第十八期

钱塘江畔潮涌潮落,循迹聆听中国首位留法文学女博士的革命清廉人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08 09:00

  海宁盐官,钱塘江边的一座普通宅院里,曾诞生过一位杰出的女性。她是中国第一位留法文学女博士,创作美妙诗文是她的爱好,那句“工作着是美丽的”格言,至今为人称道。而她的清廉人生,也正如她清妙的文字,让人久久传颂。



  陈学昭(1906—1991),原名陈淑章,笔名学昭、野渠等,海宁盐官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曾两度赴巴黎求学,获法国克莱蒙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春茶》,诗集《纪念的日子》,散文集《倦旅》,文学回忆录《天涯归客》《如水年华》,短篇小说集《新柜中缘》,译著中篇小说《阿细雅》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她自立自强,不羡浮华,追随革命;她病痛缠身,仍笔耕不断,心系家国,是风云时代中的新女性典范。



  陈学昭出生在海宁盐官一个“诗礼传家”的家庭。父亲陈典常是清同治的秀才,毕生从事教育。长兄是清末海宁头名秀才,与他同时中秀才的还有后来成为民国国学大师的王国维。陈学昭有四个亲哥哥,都是从事教育的。7岁丧父,母亲多病。陈学昭幼年是由兄嫂带大的。1914年,她入海宁县初等小学读书。1919年,升入海宁第一女子高等小学读书。

  五四运动爆发,当时还是小学生的陈学昭与同学一起上街宣传反对卖国条约,抵制日货,接受新思潮的洗礼。或许是成长在这样一个时代,看到太多旧社会的黑暗不公,陈学昭并不愿在家做“战战兢兢的小绵羊”和“寄居寄生者”。

  她曾写道:“在这广大,空漠,扰杂的道路上,我踯躅着,我徘徊着,到处都是不可扑灭的尘灰,到处都是难以选择的歧途……”“我的心剧跳着,它奔出胸膛,直冲灰色的云天,飘摇在空间;我的热情燃着,火球似的烫着了这冷酷的大地……”这种对现实的深刻认识,让陈学昭内心早早就种下了抗争不公现实的种子。
  15岁,少年陈学昭远离家乡到南通、上海求学。在上海爱国女校读书时,参加进步文学团体“浅草社”。18岁,陈学昭参加上海《时报》公开征文《我所希望的新妇女》,文章中,她讨论妇女解放,认为妇女要自立,经济独立,才能有大发展,对社会有大贡献。她列举《娜拉出走》的故事,认为女性第一要紧的是做独立的人。

  之后,陈学昭开始写作系列散文,给报刊杂志投稿。在五四开创的白话散文星空中,陈学昭是一颗耀眼的新星。自此,她开始卖文为生、追求独立人生的流浪生涯。1927年,“翅膀刚长成”的陈学昭决定去外面看看。22岁的她,用自己的稿费凑得旅费,独闯法国巴黎。在法国期间,她一面给国内写稿,当《大公报》的旅法特约记者,一面刻苦攻读法文,专心创作。尽管如此,身在异国的她,依旧心系多灾多难的祖国和家乡的山山水水。

  1935年2月,陈学昭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在上海,鲁迅先生一见面就告诫她:“现在情况很复杂,慢慢地你就体会到了!”很快,陈学昭就深切体会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体会到国家和民族已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为了不依附于国民党反动当局,她回绝了在中央大学当教授的美差,表示“宁愿饿肚子也不进这圈子里去!”抗战一爆发,她又辗转来到重庆,不久,与“红岩村”取得联系,毅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历史纪录片中,有个陈学昭在延安纺纱的片断。一个留法文学博士,手摇古老、落后的纺车,似乎有点滑稽,可陈学昭却干得十分认真。她说:“在纺纱中,我学到了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这里除了共产党的书报上,古今中外的书本上都没有的,他教你耐心,教你不要主观,要切切实实,你要偷巧也是不可能……这就是毛主席指示我们的,老老实实的学问,实践的方向。”



  在延安期间,陈学昭回过重庆一次,可谓受到了国民党当局的特别“注意”。宋美龄派人借故送钱给她,她退回;蒋介石和宋美龄送来了大红请柬,请她参加游园茶话会,她把请柬撕了;接着,国民党特务紧紧地盯住她,威胁她。陈学昭知道,重庆,她是一天也待不住了,必须尽快重返延安。

  深深看清现实的陈学昭对国民党反动派深恶痛绝,对贫苦群众却是十分关心。在延安撤退和去东北的行军途中,她把自己身上的棉衣,还有剪下的半条毯子、洗脸揩身用的旧脸盆,都送给了贫苦群众。自己身上只剩一套单衣,破了就剪去一截,缝缝补补。

  尽管在外留学过,陈学昭并没有学会那些浮夸,对于个人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奢侈的要求。陈学昭是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在最艰苦的战争年代,她把1946年在大连东北书店出版的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以及1948年哈尔滨东北书店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新柜中缘》的全部稿酬都交了党费,全力支持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49年,她又把《漫走解放区》的稿酬作为党费交给了党组织。而在改正错划“右派”、恢复党籍后,她所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主动补交20多年的党费。



  解放后,陈学昭回到杭州,担任浙江大学党支部书记兼中文系教授。之后,又到家乡海宁农村参加土改,去杭州龙井茶区深入体验生活。在人们的想象中,老作家都有一个安静的创作环境,一间舒适的书房。可陈学昭住的却是大杂院,她也从未向组织提过要求。

  陈学昭的房间靠西,狭小又闷热,到了夏季,简直和在蒸笼中一样。对此,她会在门口走廊里摆一张方凳当桌子,人坐小凳上,戴着老花眼镜,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只要全情投入创作,陈学昭总会忘了一切身体上的伤痛。她说:“我最喜欢的格言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而她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践行着。

  1991年10月10日,陈学昭走完了她曲折、艰难又清廉的一生,终年86岁。病重期间,她告诉亲人:逝世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骨灰就撒在家乡的钱塘江里。这种对生与死的达观态度,也深深感染着后辈们。


  文/杨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