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无障碍

第十五期

西塘小镇故事多,这位风雨市长的故事你可曾听过?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18 11:00

  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人杰地灵,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西塘的流水、故土的文化养育了代代英才。据镇志记载,西塘历史上出了19位进士,31位举人。今天,我们走进西塘一处建于明末清初时期,外观简洁含蓄的建筑——倪宅。这是已故的原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的祖居。



  在1992年赴北京一次公务活动中,倪天增不幸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逝世,享年54岁。为缅怀倪天增同志,展示他勤廉兼优的时代风范,1999年西塘镇人民政府筹款修建倪天增事迹陈列馆, 2006年,经过改扩建,被中共浙江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等7家部门,联合命名为省级首批十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之一。


  01

  这里,有着我们可以学习和感悟的倪氏家风。


  一走进倪宅,我们就可以看到江南民间最为普通的酒坛、石臼、竹扁、蓑衣斗笠、八仙桌椅等物品,在展示江南特色民间厨房之外,更是体现了倪家一贯简朴的生活作风。

  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做为世代书香门第的倪宅棋房,天井前有砖雕门楼,门楼上书“惠德兰馨”四字,寓意书香门第之家有像惠草和兰花一般的高尚品德。倪家的书房,书卷气息也相当浓厚。倪天增的父母都是厚德仁善的传统文化熏陶者,倪天增受父母影响,从小聪慧过人,喜爱绘画、表演,有一定艺术修养,这为他今后选择建筑设计专业打下了一定基础。 


  02

  在工作上,倪天增清正廉洁,留下许多佳话。


  1962年倪天增毕业后,分配在上海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工作,他曾是上海设计系统最年轻的副总建筑师,最年轻的副院长,也曾是上海市最年轻的副市长。倪天增是位学者型的领导,在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等单位工作工十年期间,曾参加过近20个大中型项目的设计工作。1992年11月12日,倪天增获“上海市市政建设特等科技功臣”称号。



  倪天增还有个外号叫“风雨市长”。在别人的办公室,总会有双布鞋或棉鞋,为了办公时双脚的舒适。而在他的办公室里,总是放着一双雨靴,一有需要,他就穿着它冲向事发现场。

  1990年8月31日,15号台风影响上海。从凌晨4点多钟,倪天增一天中四次到市防汛指挥部听取汛情汇报,部署抢险工作。在汇报中听说虹口区累计降雨已达205毫米,造成多处积水,他亲自涉水来到宝安路35号和16号两户居民家中慰问。直到深夜,倪天增还在指挥部的灯光下,与其他同志一起筹划着第二天如何排除积水。


  03

  在生活上,倪天增俭朴无私,令人动容。


  倪天增身为主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过去又是专造房屋的高级建筑师,一般人以为,倪天增一定住好房穿好衣乘好车。可事实上,他的生活非常简朴,三室一厅的居室,家具也还是结婚时的老式家具。倪天增有两套西装,平时不舍得穿,在外事活动中才拿出来穿几次,一个旧皮箱也用了十几年。



  尽管自己管煤气、液化气,但他在家里还是用煤炉。当时建委一位负责人对倪天增说:“副市长,给自己批个液化气吧!”可他却说:“那怎么行,左右邻居,前后街坊都用煤炉,我怎能用液化气,共产党的干部要和老百姓一个样,决不能搞特殊化!”

  倪天增严于律己,清廉无私。儿子结婚要买婚房,正值上海要房改,房改以后要买债券。有人劝他:“马上要房改了,快点让儿子办买房手续吧!”倪天增说:“我是分管住房的副市长,正因为知道现在买房不用买债券,我绝对不能让我自己的儿子现在办手续。”结果,房改方案拖了一年才出台,他让儿子买了债券,儿子的婚期也耽搁了一年。

  倪天增为市民做了大量实事,却没有为自己、为亲属办过“实事”。他一直主管外地进上海户口指标的工作,却从来没有利用工作的便利为亲属办过一个进沪户口。在他逝世后,一次偶然谈起他主管的工作,他的夫人竟愣了半天,说从来不知道他还管这件事。

  对家乡,倪天增也是满怀深情。他一直非常关心家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他曾多次讲,嘉善紧邻上海,是浙江接轨上海的第一站,嘉善一定要发挥这个独特的优势,全方位接轨上海,接受上海的幅射,加快发展的步伐。



  文/孔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