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无障碍

第十四期

桐乡这个入祀孔庙的杨园先生,为人处世做学问很有一套!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12 18:00

  沿着蜿蜒村道,行至桐乡市乌镇镇杨园村文化礼堂,其内一个展馆,非常值得入内。杨园布衣,孔门圣贤。这里,要讲的是一个隐在小邑里的大儒。



  张履祥(1611—1674),字考夫,号念芝,世居清风乡炉镇(今属乌镇镇)杨园村,人称杨园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农学家。


  张履祥一生,以教书和务农为业。他曾说,“治生当以稼穑为先,能稼穑则无求于人,而廉耻立;知稼穑艰难则不妄取于人,而礼让兴。” “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他熟谙农情,著有《补农书》,成为中国农学史上的一部名著。他严教后辈,结有《训子语》,训子励人。流传于世的《杨园先生全集》有五十四卷,百万言,为明末清初的学术名著。在教书育人和结朋交友中,他还致力于程朱理学的传播。作为学术成就和人格修养甚高的理学真儒,同治十二年(1873),张履祥被清廷批准入祀孔庙。




  宋元之际,在桐乡,张氏是大姓,世为望族。杨园村,张家,自古书香门第,张履祥的祖父和父亲在当地都小有名气。



  祖父张晦庵公,勤勉好学,即便居于杨园村这样的僻静乡下,也是手不释卷。父亲九芝公是当地有名的大孝子。9岁,张履祥丧父。祖父之于张履祥“自饮食坐立以及守身、修业,与人交友之事,罔不有教。”也正是这样的言传身教,为少年张履祥的顺利成长打下了扎实基础。



  中年丧夫,张履祥的母亲沈儒人含辛茹苦抚养张履祥兄弟俩,她常这样教导儿子,“人惟此志,孔子、孟子亦是两家无父之子,只因有志向上,便做到大圣大贤。汝若不能读书继志,尔父九原安得瞑目?”这大概是张履祥最近距离的一次亲近圣贤的教诲。



  7岁开始,张履祥相继跟着孙台衡、陆昭仲、诸叔明、傅石畲四位本乡名师学习,还曾在杭州学习三年,见到平生崇敬的黄道周先生。后来,“好义轻财”“处夷狄如无夷狄”等气概的养成,也都是因着师傅们对他的影响。


  慎交友是儒家的立身原则,在交友上,张履祥也是广交清廉正义之士。颜士凤是张履祥的铁友。身处乱世,颜士凤不随波逐流,为人极其重承诺,也时常警醒规劝张履祥。在《愿学记》里,张履祥就这样描述他的朋友,“吾友士凤,有壁立万仞之气概,有青天白日之襟期,每怀斯人,但觉眼前之为(此处佚五字)也。”54岁时,张履祥曾作《示儿》文,谆谆告诫长子读书交友的重要性,“凡人终身不可一日离诗书师友……至于朋友……少年征逐千百人中,难得益友一二。吾三十以前所交,不愧三益者,惟颜家伯伯一人。”



  颜士凤的儿子们后来也成为了张履祥的学生。其中一个孩子结婚时,张履祥写下了颜士凤曾勉励亲友的诸葛亮《出师表》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以及薛文清“挺特自立者必君子,攀援附和者必小人”二语赠之,表达对后辈的厚望。


  少年好学的张履祥曾一心考取功名。明清易代之后,他渐渐绝意科举,隐居乡间,教书育人。作为孔孟朱子的传人,张履祥有着极深的农本思想。在他看来,“能稼穑,则可无求于人;无求于人,则能立廉耻。知稼穑之艰难,则不妄求于人,不妄求于人,则能兴礼让。廉耻立,礼让兴,而人心可正,世道可隆矣。”这一认识在当时,也是前所未有的。



  教书之外,张履祥也用心参与农事。农忙时节,常常可以看到,他提着竹筐,拎着饭篮,给佣工们送饭送水。轻便的农活,张履祥会亲力亲为,在当时,修剪桑枝,张履祥可是村里公认的好手。为了让大家更加重视农事的重要性,张履祥还花心思著了《补农书》,分上下卷,上卷引了一位沈姓的涟川人所著的农书,下卷则是张履祥参与农事的经验记录。



  张履祥年轻时生子,大多夭折。人到中年,后又得子,因为担心来不及加以教诲,张履祥专门为此撰写了《训子语》,其中也寄托了年暮之父对于儿子承继家业的殷殷期望。现今读来,一字一句,仍然值得学习,让人感怀。


  张履祥一生平淡,朴实无华,却在平淡中叫人屡见其不朽精神;张履祥一生不幸,布衣终身,却在乱世中坚毅地度过了六十四年的岁月。在张履祥的故乡杨园村,村民们年年都要在张履祥的展馆内,为当地首次上小学的孩子行“开蒙礼”。一封封训子家书,更传承和绵延了张履祥的严实家风。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张履祥,不妨来杨园村,或者乌镇镇的务本苑展馆,好好听听关于这位大儒的故事,感受一下张氏的良好家风,以及当地缅怀先人、追随贤人的质朴民风。


  文/杨茜


分享到: